隆昌县响石镇林家塆林宗汉一支
隆昌县
11.2.1 响石镇林家塆林宗汉一支
【入川始祖】:林宗汉
【入川时间】:康熙五十七年(1718)
【祖籍居地】:福建省永定县太平里灌洋乡向龙窟
【族谱宗祠】:福建永定旧谱首修於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(1616),清顺治十年癸巳(1653)重修。隆昌胡家镇肖家坝光绪十年甲申手抄本。
【入川经历】:本支林氏系福建永定林氏,谱称始祖林文德,系文德第八子林八郎之后。林八郎,字元寿,由汀州河田移居上杭白砂花园开基,生三子:三十五郎、三十六郎、三十七郎。三十五郎配胡氏,继薛氏,生四子:五一郎、五二郎、五三郎 、五四郎。五一郎配邱氏,生三子:达昌,达兴、达盛。达兴生六子:茂清、茂敷、茂森、帽衫、茂荣、茂甫。因达兴在白砂花园修筑土楼、围墙被问罪,六子及家人四散避难。茂敷生四子:福寿,移居永定县虎岗;祖寿,移居永定高陂圹背营(一说培丰文溪);巳生,居白砂塘背;德寿,移居隔溪口。
康熙五十七年戊戌二月(1718),福寿后裔林宗汉从福建永定县太平里灌洋村入川,落籍叙州府富顺县上东路响石山林家塆(今隆昌响石镇)。乾隆三十二年(1767年),林新建迁肖家坝(后称林家坝,即今胡家镇洪家村一组)居住。??年??迁隆昌县倒座庙乡不竹湾(今迎祥镇水竹湾村)。
【繁衍分布】:林宗汉生子元臣,元臣生五子:朝兴、廷兴、国兴、相兴、发兴。今有人口二千余人。主要分布响石镇、胡家镇、迎祥镇。后人参军读书经商分布全国各地。民国期间有移居台湾、香港者。
【掌故家传】:(1)族谱中记录了回福建老家探视的路线:回乡贯自重庆起程,下水路宜昌,请到筏子,下至路口,走湘潭,走萍乡县,过山至卢溪,赶船下樟树,船走吉安、定上,至赣州府瑞金止。起早过山,走汀州府,船下(上)杭县,上渡。走茶亭铺,走汤边,走太阳坝,走灌洋村向龙窟前。
(2)林名合,电视剧《凌汤圆》原型,系入川后第七代。林名合十二岁入重庆,以担担汤圆起家。14岁就开了个大面铺。16岁开始经营杂货铺。几年后开办重庆“钰合祥”商号,主要经营棉花、布匹、煤油等。此后在成都、昆明、上海、广州、南宁等地开设钰合祥商号分号,并在重庆买下一条十里长街,成为左右重庆商界的豪商巨贾。1937年,抗日战争爆发后,林名合积极捐资,第一次就向国民政府捐了5000块大洋。1938年武汉保卫战期间,林名合向抗日前线捐献两卡车的棉花和布匹,派长子林万山到武汉交货,林万山不肯,林汤圆怒骂:“祖训‘忠臣兴天汉’,就是要做忠臣,做兴天下的男子汉。”重庆警备司令孙元良的手下在途中做手脚,派人以破棉絮和石头偷换大量棉花和布匹,并令林万山蒙冤入狱并被打成残废。1947年,林名合在重庆修康东电影院。电影院竣工,重庆警备司令孙元良、重庆警察局局长唐毅派人破坏,在一个雨夜电影院突然倒塌,造成死伤10余人。孙、唐就勾结重庆地方法院、律师团伙、部份市民对林汤圆进行敲诈勒索,钰合祥商号及林汤圆的财产全部被查封没收。林汤圆一气之下触电自杀,家人及时发现得以抢救。1951年,林名合病逝于重庆。
【入川世系】:文德—八郎—三十五郎—五一郎—达兴—茂敷—福寿—叶青—永茂—惟乐—??—京—廷鼐——益蕃—旭九—士创—宗汉
【字辈派序】:忠诚兴天汉,芳名万世昌,代有仁文启,永为国家梁。
按:茂青支系又载:文德—八郎—必净、必松、三五郎—文振—盛兴—茂清、茂敷等六子,茂清、茂敷由宁化石壁移居上杭白砂花园里。茂清配钟氏,生石富、保生、杨寿、大满、景祥、福辉;因在上杭白砂建花园、筑围墙被作“私筑皇城”问罪,茂清夫人钟氏携子逃至永定抚市鹊坪开基,后迁西寨安居。